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以学前儿童卫
一、《意见》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意见》是我国首次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名义颁布关于深化学前教育的相关文件,《意见》针对目前学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高质量、普惠性幼儿园数量较少等问题[1],紧紧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是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普惠,二是要狠抓学前教育质量。前者既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是学前教育能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后者则是进行学前教育的最终目的,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帮助学前儿童更好地成长,使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持续提高。
该《意见》的出台,意味着我国的学前教育进入了新的时代,将逐步由传统的学前教育向更加科学、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转变。对每一位学前教育工作者而言,预示着他们将以《意见》为指导,以学前儿童为中心,确立教学质量意识,建立起更加良好的师幼关系,以确保学前儿童的教育质量能有跨越式的进步。
二、《意见》对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影响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技术型、实用型人才为目的的学校。这就要求我们紧跟时代步伐,第一时间领会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把握外界环境的变化,确保将课程和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体会到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帮助学生平稳地完成由学校到实际岗位的转变。
此前,学界对于学前教育已经有了诸多探讨,关于如何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代表性建议有三类:一是大力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二是大力推进免费性学前教育,三是大力推进义务性学前教育[2]。而《意见》的出台代表着整个社会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预示着很多家庭将孩子的起跑线再次前提,这既是对孩子的考验,更使得学前教育工作着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因此,在进行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的改革时,务必要重点研究如何让学生熟悉幼儿的特性,如何能够让他们拉近与幼儿的关系,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切实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三、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的改革方向
《意见》明确提出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要做到以幼儿为本。而传统的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的重点在于教授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于具体实践和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相关知识并没有详细的指导,导致许多学生只是机械地掌握了理论知识,可进入实际岗位后,仍然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进行探索,无法第一时间适应新的角色,导致学生的教学质量不高,也无法帮助幼儿更好地发展。所以,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的改革方向主要有三。
(一)减少理论知识,强化实践经验
为遵循《意见》的要求,应当适当减少纯理论知识讲授在课程中的占比,逐步增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经验的教学的占比,并增加相应的实训机制。安排学生进行实训,有效地帮助他们在离开校园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巩固学到的知识,更好地思考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完成理论和实践的良好对接。
(二)建设实训教室,细化考核机制
具体到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应当加大对实训教室建设的投入,打造更加现代化、更能够帮助学生的实训教室,并制订出合适的实训教室开放制度,明确规定所有学生每周需实训的时间下限,并将实训结果作为学生毕业考评的重要依据。实训的具体内容应当尽可能包括学生在幼儿园可能遇到的所有情况,如心肺复苏的训练、鼻出血的处理、骨折的处理、小外伤的处理、惊厥的处理等,通过实训室的实际操作训练,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提前适应将来的工作[3]。
(三)增加实习实训,引导思考发现
除了增加学生的实训课程占比,还应当定期安排学生去幼儿园进行实景参观和实习,让学生提前对幼儿园的环境、幼儿园的工作情况和工作性质有所了解。为了保证参观和实习的效果,建议在学生刚入学时就组织学生进行参观,提前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让学生能够带着自己对未来的思考和疑惑来进行学习。之后每学年结束时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一次实习,作为对上一个学年的补充和升华,并对下一个学年有提前的认知和判断。具体到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即要求教师要在日常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思考分析实习幼儿园的生活制度是否合理、幼儿膳食结构是否均衡、卫生保健有没有做到位、幼儿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章来源:《学前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xqjyyjzz.cn/qikandaodu/2021/0125/536.html
上一篇:高职院校“学前卫生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探研
下一篇:小儿推拿在幼儿园领域的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