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幼儿园早教观察:成都:公益普惠幼教格局
原标题:对准人、财、物建好保障机制,成都:公益普惠幼教格局正在形成
日前,成都市金牛区机关第二幼儿园两个班的孩子在一起骑三轮车。这是该园情感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开展混龄混班活动的一部分。
■走进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特别报道
成都市试点任务
●扩大普惠性资源
●建立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建立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
近日,成都市长寿苑社区的家长不断感叹“得了大实惠”:小区里的海贝幼儿园去年被政府回收,更名武侯区十二幼,由民办园变成了公办园,政府投入300万元对办园条件进行了全面改善,还派来了优秀的管理团队,办园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而且收费还降低了。
家长口中的“大实惠”,近年来在成都经常发生。2016年初,成都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作为西部中心城市,成都近些年的快速发展造成人口激增,幼教资源的需求也日渐旺盛,学前教育如何提质增量?
从2016年至今,成都对准最难啃的人、财、物问题,从教师待遇保障、财政投入和扩大普惠性资源这些基础性、根源性的保障机制出发,提高配置标准,为学前教育从普惠走向优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政府主动作为,普惠园建在家门口
成都在全国率先将“两为主”(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以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为主)发展原则以行政规章的形式固定下来,明确了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主导责任。还修订编制了《成都市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公办)布局规划(2017—2035年)》,对标北京、上海等国家中心城市,将中心城区幼儿园千人学位数标准由28座/千人提高至31—33座/千人。
如今,成都已经提前完成了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0%的目标。成都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明确提出,2020年,成都要实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二级园以上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达70%以上。
成都市第三十三幼儿园就是武侯区近几年新建的幼儿园之一。园长王亚莉走马上任,仅带着一个在编教师,从零开始打造这所幼儿园。都说“初创团队”艰辛,王亚莉却觉得自己很幸福。“我赶上了好时候!”王亚莉说,第一次走进幼儿园,看到园所建得很漂亮,都是按照住建部对幼儿园建筑最新标准建设的,配套设施设备也非常规范、科学,最关键的是政府主动承担主导责任,“不愁钱也不愁人”。
成都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制定了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市、县两级按比例承担。自2015年起,中心城区、近郊、远郊区(市)县公办园财政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分别不低于每生每年800元、700元、600元;对公益性幼儿园分别按中心城区、近郊、远郊区(市)县每生每年2400元、1000元、80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为扶持公益性幼儿园发展,还对这些幼儿园教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纳部分给予40%的补贴。
海贝幼儿园的回收,得益于成都制定的公建配套幼儿园长效管理机制。成都市政府今年连续发文,明确规定小区配套幼儿园建成后应按《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合同》约定,及时移交属地教育行政部门。
以远郊县彭州为例,目前就有9所幼儿园即将完成回收,将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140个。政府投入3000余万元配置了设施设备,全市公办幼儿园学位超过个,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学位覆盖率超过100%,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普惠性的学前教育资源。
同工同酬,非在编教师安居乐业
大量公建配套幼儿园建设造成了教师的缺口,成都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配备非在编教师。但如何确保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和队伍的稳定,成了成都开展试点工作时最难啃的“硬骨头”。对此,成都将非在编教师工资列入财政预算,并缴纳社会保险,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不再需要自筹,真正实现了同一区域非在编教师同工同酬。
今年是成都市第十幼儿园教师谢琛从事幼教工作的第19个年头,虽然始终是非在编的园聘教师,但她依然有很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每年调整工资的教代会她都参加,她看到所有教师都得到了平等对待,“同工同酬,多劳多得”。
文章来源:《学前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xqjyyjzz.cn/zonghexinwen/2020/1106/482.html